2020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开端,这一年,我们在爬坡过坎中摸索着前行。“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而有些人就是这些光,指明我们前行的方向。
钟南山,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7年前非典肆虐,他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今年,84岁高龄的他再次挂帅出征,为攻克疫情日夜奋战,他说: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我们记住了他饱含热泪的双目,坚定抿起的唇角,他给我们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安全感。他是专业敬业的院士,是勇往直前的战士,更是勇于担当的国士,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治病救人。他像一个年轻人,不,他就是一个年轻人,充满活力,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把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袁隆平,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一些国家开始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我们却有足够的底气,不为碗里的米担忧,因为他说: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2019年,在央视《面对面》以“梦想不息”为主题的节目中,记者问他,您觉得中国人还可能会挨饿吗?他沉默许久才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说罢长叹一口气,眼里似有泪光闪烁。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字字千金,因为这句话全中国人等了太久,他用自己一生的时间致力于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他有一个禾下乘凉的梦想:我当时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梦与国相连,梦与国同驱,为了这个梦想,这位老人像年轻人一样坚持让双脚踏进水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南仁东,一个响彻天际的名字。有人评价,他是一个为了梦想而穷极一生的人。中国天眼让我们认识了他,记住了他,也让我们知道他在“为中国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件事上坚持了22年。“我谈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没有特别多的追求……我就得负点责任。提起22年义无反顾艰苦付出和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他却这样轻描淡写。他这沉潜的22年是一个中国科学家身体力行“科研的本分”——专注、踏实、勤勤恳恳,更是一颗年轻的心百折不挠奋斗不止努力坚持的姿态。
还有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张富清……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是我们的民族脊梁,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永不倒的底气,他们倾其一生专注于创造价值,专注于做有意义的事情,用奋斗书写青春,更用奋斗诠释一生。
我们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主持人大赛》中张安琪说:“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这些有“光”的人告诉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投注饱满的热情,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筑梦中奋斗,才能让人生发光。
2021年如约而至,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凛冬将散去,暖光复照来。(王素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