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沛夏在专心写稿件 “爸爸若能早点退休就好了,退休后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这是福建顺昌炼石公司制成分厂装卸工段长蒋沛夏的女儿在深夜看到两鬓斑白的父亲还在伏案写稿时发出的感叹。年底,已年满六十的蒋沛夏就要光荣退休了,现在的他不仅担任顺昌炼石制成分厂装卸工段长职务,还兼职做支部党务和与铁路运输相关的内、外业务工作。
多年以来,有写作爱好的蒋沛夏除了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外,几乎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撰写了大量文字稿件。今年截至目前,已先后在《福建能源报》上发表稿件11篇,图片新闻3篇,被福建水泥内网刊用40余篇。特别是几篇安全类的言论稿件,让受众受益匪浅。多年来,他为企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问蒋沛夏如何将报道写得如此得心应手时,他笑了笑说:哪有什么一挥而就的事。随后,他回忆起了30多年前的写作经历:那时我好像一个‘环保破坏者’,因为没有电脑,写作只能用纸、笔,最多时为了一篇稿件用了20页纸,写了改、改了写,逐字逐句斟酌。稿件交了退,退了修改后再交,有时一篇稿件投出后如‘石沉大海’。但每当从报纸上看到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文章时,苦与累都忘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兴奋与快乐。期间我不但购买了不少写作相关书籍,还多次参加了公司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和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慢慢地从开始的绞尽脑汁到后来的不假思索,现在写一篇稿件一般只要修改两三遍就能定稿了。
在没电脑的那段日子里,蒋沛夏把稿件写好后经常请办公室有电脑的同事帮忙打印,碰到同事没空时,也只能一等再等,有时写好的稿件也因此错过了时效。后来,他就到街上印刷店,花两元钱打印。一来二去,蒋沛夏与印刷店的老板成了朋友,老板还戏称他为“VIP”。现在蒋沛夏早已有了自己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工作之余,他经常到兄弟工段和其他车间现场走走,发现好的写作素材都会拍照,并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然后利用休息时间坐到电脑桌前,一两个小时的工夫完成一篇现场记实报道。
前段时间,蒋沛夏又在公司内网上发表了《安全管理要抓往“四点”》《生产不停安全不止》等小言论,下一步他还准备写一篇关于班组建设的稿件。虽然再过几十天就要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企业的“兵头将尾”,他始终如一,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问到退休后还会不会坚持写作时,蒋沛夏再次笑了笑说:毕竟写了30多年,估计很难‘金盆洗手’。特别是近几年来,《福建能源报》渐渐成了我的知心朋友,不仅能了解到企业的发展变化,掌握一些科学技能,看到一些先进人物,还能学到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当然,退休后生产方面的稿件肯定会少了,那就争取多写一点文学方面的,边学边写,不是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吗’。
蒋沛夏身上爱企如家、笔耕不辍的奋进精神,正是年轻一辈理应学习与传承的。(黄涛摄 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