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福建煤电泉州分公司鸿山项目部首次承担外轮卸煤任务,当月卸煤量高达112.4万吨,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依靠公司管理层的战略部署,更得益于公司对员工民生问题的重视与解决。近日,该公司总经理郑登栋详细介绍了他们实施的三大策略——关注民生、加强培训、保障薪酬,这些措施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总,我对当前环境适应性不佳,考虑重返煤矿岗位。”年初复工不久,新入职员工小曾表达了离职的意愿。郑登栋得知,小曾是客家人,因饮食习惯改变感到不适。公司众多员工转岗自矿山,面临生活挑战,类似小曾的情况并不少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郑登栋指导公司对员工食堂进行全面改进。该公司开展了员工食堂满意度调查,在食堂设置意见箱,征集员工的建议并及时作出调整。如今,员工食堂已经从原先单一的菜品转变为菜品多样、营养均衡的“暖心食堂”,员工对饮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除了饮食问题,员工的住宿与通勤也是公司关注的重点。今年,福建煤电泉州分公司已经陆续推出了30余项民生举措,配备了电动摩托车,极大地方便了员工的日常通勤。同时,公司对员工宿舍进行了升级改造,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
这些措施不仅在物质层面提高了员工的生活质量,也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许多员工表示,在公司对他们的生活需求如此关注的背景下,他们对工作更加安心、更加投入。
为了应对码头工作的高技术要求,该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鸿山项目部的小何从矿井转岗而来,他坦言,正是公司的培训计划让他掌握了全新的操作技能,并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公司严格的月度、季度考核制度也确保了员工时刻保持高水平的操作能力。
除了培训,该公司在薪酬保障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鸿山项目部副经理卢春林也表达了留下的意愿。经历两次分流的他,珍惜此次机会,工作勤勉,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锻炼,已从业务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在这里上班,工资收入稳定,年终都能够积攒下一些钱。”卢春林满意地表示,分公司业务稳定,工资有保障,让他能安心工作。“随着鸿山热电码头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煤炭采购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卸煤量将持续上升,公司业务量将不断增长,分公司的前景充满希望。”卢春林满怀信心地说。
“留下来,这里有美好的未来。”福建煤电泉州分公司不仅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还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