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素有“乌金”之称。作为“北煤入闽”能源保供大动脉的重要节点,福能物流公司党委紧扣集团大宗煤炭贸易服务商的职责定位,立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力打造商贸特色党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红色先锋”作用,把“商贸红”嵌入煤炭贸易供应链每个环节,持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在国投湄洲湾港口,满载5.63万吨煤炭的“福明成/2513”航次船舶自秦皇岛港起航,历经四天半顺利靠卸。煤炭落地堆场后,公司驻港作业组即刻启动汽运和铁路调运,将煤炭按月度计划调至永安、顺昌等下游水泥基地。公司业务、物权等部门的党员干部分工协作、紧密衔接,严控装车出港、公铁接驳、过磅入厂等物流关键节点,确保煤炭“数量准、质量稳、进厂快”,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燃料和服务。
三季度开始,“攻坚”成为公司党员干部的高频词。面对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公司党委紧扣保供主责与市场拓展主线,深挖上半年经营差距,对全年目标任务“回头看”“再聚焦”,选派11名党员业务骨干组建3支业务攻坚队,围绕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货权管控、开票结算、资金回笼等重点环节,以数据为引、以问题为本,激励党员冲锋在前、攻坚克难,真正成为煤炭供应链上的“排头兵”。
直面问题,方能靶向施策。公司将季度销售任务细化分解至每位党员业务骨干,并在每周一早例会前,通过智慧屏滚动公布月度指标完成情况和结算进度,强化过程管控、兑现奖惩,有效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为增强煤炭供应链的韧性、持续性和稳定性注入红色动能。
“绩效考核动真格,干不好,既丢‘面子’、又丢‘票子’,干得好,两者可以兼得。”公司业务部门一名党员骨干介绍,他本季度任务为22万吨,当前已完成5万吨,正加紧推进后续谈判,力争“跳起来”能够“摘到桃”。
“跳起来”是一种状态,“摘到桃”则是目标。以结果为导向,公司党委积极推进煤炭供应链“链”上党建,先后与国能集团华南分公司、伊泰集团、国投湄洲湾港等上下游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拓宽合作模式、协同应对市场波动,为党员攻坚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从“供应链”向“共赢链”迈进。
在国投湄洲湾港口7-1#煤炭堆场,一座约三层楼高的煤垛原地摊开“晒煤”。“前几天,受台风降雨影响,煤炭有点湿。这几天趁天气晴热,我们协调港口方采取措施对煤炭进行晾晒,确保装车进厂前煤炭数、质量能够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驻港组党员负责人说,相较于汽运,铁路发运具有路途损耗少、用时可控等显著优点,单柜装煤量32.5吨~33吨,每列可发运40柜~50柜。如遇台风天,驻港组可即刻采取煤垛“削顶”“错层”措施防止滑垛。以此为前提,安全将煤炭运至厂区,确保下游库存充足。
新挑战呼唤新作为。公司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运行全过程,引导党员聚焦北港、省内、下游“三个库存”,实时跟踪煤炭价格指数、航运价格、国际油价等关键变量,力促采购降本、运输节支、服务提效。通过一系列精准发力举措,擦亮“商贸红”党建品牌,奋力书写攻坚克难的责任答卷,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物流力量。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