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空白构造带”深挖潜“一带一路”促增收
福建煤电龙潭煤矿创新地质找煤模式开拓发展空间
文章字数:1,048
  本报讯随着矿井的延深和采掘接续的影响,福建煤电公司龙潭煤矿的生产模式日趋复杂化。今年以来,面对困境,该矿不等不靠、攻坚克难,不断开辟地质构造带找煤新路径。该矿通过灵活运用深挖“空白构造带”策略摸清煤藏,合理规划“一带一路”布局解放储量,系统引入“一孔多用”技术高效探采,不仅增强了矿井后劲,也大大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
  为了直观分析储量资源,该矿成立攻坚小组,以地质技术部门为核心力量,开展“纵向探底、横向扩边”的立项调研和储量勘探,掌握主动权。重点攻克断层临界点、图纸空白区、构造待揭露带等“特殊结合部”煤藏。地测部门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测量成果实现人机对算,精度满足要求,并及时电脑成图,直观反映矿井各工作面采掘关系现状。技术人员历经数十个日夜,深入井巷区段、现场鉴定、分析对比原始素描材料,开展集体会诊,研究成果再经现场的探施工核验,进一步确认边缘区域构造样式和资源潜力范围。“空白构造带”体现了技术优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挖潜难题,半年以来探明新增储量达7.5万吨。
  面对正常块段可采煤层日益减少,采区资源量逐年递减的现状,该矿对地质构造三角带、空白区再论证再分析,科学编制了“一带一路”306采区三段煤层资源合理开采方案。“一带”即锚定发育成熟的306采区“三角带”区域第三亚段煤层,“一路”即从该亚段过断层F7纵横延伸第一亚段煤层。从地质构造物理长剖面看,此区段煤层结构呈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周围分布“条带”或“环带”状储煤区,初步揭露煤层的综合评估结果相对理想。关键是,这些圈定“三角带”,与目前生产块段毗邻,可采性和成本评估都接近合理范围。经过年初组织施工队伍对306采区-150区段28#和29#N块段应用物探、钻探手段,增加资源储量5万吨,为延缓采区老化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地质找煤多处于“构造带”“敏感区”,面临多掘废巷、增加采掘成本、影响采掘接续等风险。为此,该矿引入“一孔多用”超前钻探技术,实现了探水、探煤、探构造的多体系协同作业。采用双泵开式循环液压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回转和给进装置,有效减少卡钻、孔斜等问题,确保了钻机的灵活操作与高效钻进。钻机采用分组式布置,整机解体性好,拆卸搬迁自如,便于在不同作业区域的快速部署。自技术推广以来,该矿已累计布置16个“一孔多用”工程,探水、探煤、探构造累计钻进1076米。在302采区-100区段一段煤层和302采区-150区段西翼块段三段煤层的钻探工程中,不仅探明水害情况,而且精确控制三层主采煤层赋存情况,并从“夹缝”中采出原煤2.25万吨,有效拓展了矿井发展空间。 (孙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