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文章字数:1,372
  (上接一版)
  码头仓储区“寸土寸金”。福海创采用“自发自用”开发模式,在8#、9#泊位仓储区打造光伏发电示范基地。“项目覆盖15栋仓库屋面,总装机面积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生产管理部码头团队副经理李伟才介绍。
  截至4月底,项目累计发电量达1200万千瓦时,除满足固体码头自用需求外,剩余50%清洁电力直供福海创厂区,实现能源梯级利用。这是集团构建“风光火气核储”一体化清洁高效能源发展布局的鲜活图景,诠释了现代码头从“向海图强”到“向阳而生”的发展智慧。
  海腾码头则着重推动能效提升行动,邀请专家评估耗能关键环节,计划分阶段实施技术改造,以期打造低碳标杆。
  “金服”支撑惠泽众企
  港口,自古以来就是多维价值的复合载体。如果说港口是区域经济与全球贸易的“面”,那么码头就是港口功能落地的“点”。
  福海创固体码头作为整个园区煤炭进港的唯一通道,拥有1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尤其是8#码头获批口岸开放资质后,外贸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园区热电厂高效接卸进口煤炭,大幅优化了区域物流成本结构。
  与此同时,福海创码头还充分发挥8#、9#双泊位协同作业和仓储的独特优势,在确保主营业务安全高效运行的同时,积极开拓多元化增值服务:为海泉化学PBT产品提供装船、仓储一体化服务;为福化鲁华及古雷热电提供仓储支持……通过业务创新,彰显卓越的运营实力。
  海腾码头原先只为福海创提供配套服务——原料通过码头进厂,生产出PTA等主要产品,后结合园区需求充分发挥富余潜能,客户群体不断壮大,为园区内多家企业提供了优质的装卸服务。
  近年来,海腾码头逐渐成为园区的液体产品核心枢纽,装卸船艘次及吞吐量逐年攀升。2024年,海腾码头作业船次达500多艘次,吞吐量近800万吨,连续3年被漳州市政府授予“突出经济贡献企业”荣誉称号。
  未来,古雷石化园区将打通从“一滴油”到“三根丝”再到“一匹布”“一件衣”的完整产业链。“油头”高昂、“化尾”劲摆,海腾码头和福海创固体码头正以高效运营的金牌服务带动相关产业繁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蓝图”肇启共绘新篇
  从古代物资流通的“黄金水道”,到现代全球供应链的“超级接口”,码头的功能随时代演进不断拓展,但核心逻辑未变:以空间换效率,以节点连世界。
  去年5月,福海创固体码头南8#泊位顺利完成对巴巴多斯籍散货船“瓦妮莎”的3万吨PTA装船作业,标志着该码头具备了远洋大型船装船作业能力。
  目前,福海创固体码头南8#泊位作为古雷港区唯一一家实现口岸开放的散杂货码头,已实现对越南、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家的装船作业,PTA出口累计达20多万吨,为区域国际化合作进一步深化注入强劲动能。
  新年伊始,装载着2000吨福海创生产的邻二甲苯产品的“鼎衡18”轮,从海腾码头南2#泊位起航,驶向台湾高雄港。
  “港通四海,连接八方。港口兴,产业活,则城市旺。”海腾码头董事长庄燕坤说。目前,福海创产出的邻二甲苯,作为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已通过海腾码头出口至亚欧多国;通过海腾码头,进口原料也从四大洲三大洋源源不断进入园区。
  近年来,古雷石化园区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围绕“芳烃-聚酯”“烯烃-塑料”强链补链,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中沙古雷乙烯等重大项目落地,一张宏伟蓝图在这片蔚蓝的海岸边徐徐升起。
  碧空万里,橘红色的吊臂仍在不知疲倦地挥舞,勾勒出世界的轮廓。作为“工业动脉”,海腾码头和福海创固体码头正以“硬联通”支撑“软联通”,让“‘能’者无疆,‘化’通万物”的理想照进现实…… (郑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