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员工核心准则大讨论
福建能源石化集团《员工核心准则》不仅是职业路上的“指南针”,更是团队成长的“粘合剂”,从敬业奉献到廉洁从业,十项准则涵盖职场方方面面,十分用心凝练集团企业文化。本报特别推出《员工核心准则大讨论》互动栏目,欢迎集团广大员工分享对核心准则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字数:1,284
  在新员工培养体系中,核心准则可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机小程序开发创新落地。例如,团队协作准则可依托“协作魔方”小程序实现——新员工通过程序查看跨部门协作任务池,自主组建3~5人虚拟项目组,在程序内完成任务分工、进度同步及冲突模拟化解,AI根据组队效率、沟通频次等数据生成“协作力图谱”,累计积分可兑换线下密室逃脱定制协作挑战等团队共建活动资格,让“主动补位、开放沟通”的准则在“虚拟协作-现实反馈”闭环中自然渗透。
  此外,创新突破准则可借助“灵感孵化器”小程序落地:新员工拍摄工作优化设想上传,AI自动匹配行业案例库生成可行性分析,同事通过“创意点赞”“风险抗辩”互动,累计点赞超50的创意触发导师一对一指导及小额实验基金,程序内置的“创新能量值”达标者可解锁线下“创新实验室”体验资格,使“敢于质疑、勇于试错”的准则在“虚拟创意碰撞-现实资源赋能”循环中转化为行动惯性。这种将准则拆解为可感知、可参与、可量化的小程序交互场景的模式,通过“虚拟任务触发-即时数据反馈-现实激励闭环”的三维联动,推动新员工在指尖操作中完成从“准则认知”到“肌肉记忆”的蜕变,激活主动践行的内驱力。 (古雷热电 林传崟)

  公司深耕海上风电领域,专注于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与运营,这一行业技术复杂、专业性强且充满挑战。新员工初入公司,面对海上风电这一陌生领域,犹如置身迷雾之中,缺乏直观且深入的认识。同时,“敬业奉献”这一宝贵精神,在抽象的讲解下,新员工也难以迅速领悟其在岗位中的深刻内涵与实际价值。为了让新员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顺利融入团队,深刻感知海上风电人的职业精神,可创新形式,精心策划“海上风电人的一天”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新员工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海上风电工作的魅力与挑战。从清晨的安全晨会开始,参与设备巡检、项目推进会议等日常工作环节。过程中,让老员工分享自己在海上风电领域坚守岗位、克服困难的故事,让新员工直观感受敬业奉献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的体现。同时,开展“职业梦想板”活动,新员工写下自己对海上风电事业的梦想和目标,张贴在部门公共区域,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通过创新形式,将员工核心准则融入新员工培养体系中,让新员工在参与和体验中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些准则,为他们在集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集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川风电 郑杨)

  员工核心准则不仅是墙上的标语,更是指引我们在职业发展中破浪前行的指南针。在新员工的培训中,唯有将“敬业奉献”等十大准则融入沉浸式体验与立体化培养,才能让理论之光照亮实践之路,让职业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作参考:
  一是为新员工定制互动课程,以情境短剧、案例研讨解析准则内涵,还可以通过模拟业务场景辩论加深理解。
  二是跟随导师开展“准则实践周”等活动,在具体工作中观察前辈如何践行准则,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跨部门协作等任务以加深认知。
  三是开展“准则故事分享会”,聆听不同岗位员工的践行经历,从真实案例中感受准则力量。同时,将准则要求细化为试用期考核指标,通过定期反馈与改进,促使新人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将准则转化为日常行为,从而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自然过渡。
  (晋江气电 蔡奕鑫)